2025年10月22日,在逸夫楼I325,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成功举办重庆科技大学青年学术论坛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第四十二期智慧大讲坛。会议由学术副院长李鹏华教授主持,计算机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
赵亚飞博士作了题为《具有药物治疗的HIV和SARS-CoV-2共感染病毒动力学建模和可识别性分析》的报告。她针对感染了SARS-CoV-2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SARS-CoV-2更容易在宿主体内繁殖、复制,甚至发生变异的问题,赵亚飞博士以南非4例共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建立具有HIV和新冠双毒株共感染的传染病模型,分析得到新冠肺炎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可能导致潜伏HIV库的重新激活并短暂增加病毒载量。只有尽可能降低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才能避免此类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必须在艾滋病毒高发国家增加COVID-19疫苗接种覆盖率。这为艾滋病高风险区的防控政策提供了理论见解,也为突发传染病的应对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讲座的举办,不仅是一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对学院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赵亚飞博士的报告,聚焦于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前沿挑战,将复杂的病毒动力学建模与可识别性分析引入实际医学问题的研究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的强大应用价值。通过数学模型与数据分析,研究不仅揭示了HIV与SARS-CoV-2共感染机制中潜在的病理交互影响,也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参考。此次论坛为我院师生提供了难得的跨学科学习机会,拓宽了科研视野,激发了青年教师科研的责任感与创新热情。
赵亚飞,女,现为重庆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师,毕业于上海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4篇。主要从事生物数学领域的研究, 包括:流行病学建模与理论,生物与医学数学,病毒动力学等。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的宏观传播与微观感染方面有较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