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正文

[“三全育人”系列报道(565)]光影智行 建造未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7-19 09:29 访问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培养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2024年7月12-7月18日,重庆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赴虎溪街道虎兴社区、潼南体育路学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理论宣讲 揭秘AI神秘面纱

7月12日-14日,清华大学副研究员、语言和语言技术中心副主任、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中心副主任王东、重庆科技大学副教授利节和实践团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生动的语言向社区孩子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讲解了人类智能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达特茅斯会议、图灵、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风险等,开启了孩子们的AI探索之旅。在讲解的过程中,设置了“科普知识趣味问答”,不仅让孩子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操作体验 亲测AI黑科技

7月12日,实践团志愿者通过现场互动和实操讲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与无人驾驶车模型、机器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在无人驾驶车体验环节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主动设置终点、制造障碍、遥控驾驶等。无人驾驶车自动规划最佳路线、智能避障、视觉精准识别、远程遥控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一系列的“黑科技”令孩子们直呼过瘾。在机器狗的体验环节中,志愿者讲解了机器狗行走、后空翻、蹲下等操作,鼓励孩子们操作机器狗,在热情高涨的氛围中吸取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奥妙、感悟科学魅力。

专访调研 共话AI新趋势

2024年7月14日-15日,实践团志愿者走进虎兴社区和潼南体育路学校开展科普调研,志愿者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虎兴社区和潼南体育路学校关于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现状。调查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年龄较小,对人工智能认知不全面,人工智能学习资源较少。实践团成员表示后期将通过公众号、微视频等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人工智能学习资源。实践团志愿者采访了王东老师和虎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敏,他们分别从高校和社区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王东老师从学校角度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学校如何普及以及人工智能对教学创新带来的影响。周敏书记从社区角度出发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社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加强家校社联动,培养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

作品推进 打造AI新创意

7月15日-18日,利节老师和实践团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使用数据库、WPS、Midjourney平台、剪映、智谱清言等技术,进行主题确定、搜集资料、情节构建、撰写剧本、生成图片、动漫图画设计、音频录制、视频剪辑、PPT制作等,最终呈现出《穿越雅典学院》、《The things about traveling》、《银河和平杯》、《旅鸽的守望》四个作品,并且完成答辩。孩子们在完成作品过程中遇到的视频剪辑不熟练、AI生成的图片、音色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孩子们表示通过这七天学习和项目实践,刷新了对AI的认识。

温情援助 构建教育新桥梁

实践团志愿者和AI光影社成员走访慰问潼南体育路学校学生,细细询问其生活、学习、身体状况以及人工智能科普活动等,并为其精心准备文具用品。这不仅承载着对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期望与鼓励,更像是一枚枚小小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实践团成员表示将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和社会实践契机,联合学校开展系列人工智能科普活动。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感受到人工智能科普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他们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持续探索更多元、更生动的科普形式,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